传承·融合·新生——2018中国古建筑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

转载自《文博中国》 记者郭桂香

9月8日,以“传承·融合·新生”为主题的2018中国古建筑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来自文物保护、财经、旅游等不同领域的国内外专家、学者集聚一堂,探讨中国古建筑传承、新生、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主旨演讲
论坛上,6位中外嘉宾作了主旨演讲。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以“紫禁城正青春”为题,分享了故宫古建筑保护与利用从封闭到开放的历程。他说,一般做事讲究万无一失,而文物保护则是 “一失万无”。保护文物是全民的责任,每个人都有保护文物的权利、义务和责任。文物保护不能再死守、再封闭,由此,故宫开启了前所未有的开放行动,遗产保护、文化传播的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

国务院参事、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从哲学的高度,分自然观、自然美学、城镇选址、建筑与空间布局、园林文化差异等五个方面,阐释了“中国跟西方古代文明和建筑文化的差异”。强调应该以科学的态度敬畏历史,以包容、传承、创新、开放的心态,来弘扬我们的民族文化、地域文化中的精华,创新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励小捷扼要剖析了传统村落和古民居的重要价值,认为目前传统村落保护面临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传统村落大量且迅速地消失、空心化严重、保护资金严重不足、产权人依法履行保护义务的观念缺失等方面。同时,他分享了“拯救老屋行动”项目的实施措施以及成效。

经济学家、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原副理事长王忠民从环境、园林、宅内宅外,围合与出口怎么结合,阐释了“天人合一”的概念。国际国家信托组织(英国)主任Geoffrey Read的演讲主题是:“国家信托运动永远为大家”,介绍了国家信托组织运用法律,募集资金、人力等社会资源,保护文化遗产的经验。

有“意大利遗产保护教父”之称的米兰理工大学教授Macro Dezzi Bardeschi,通过介绍中国古建筑遗产在欧洲的传播,对论坛三个关键词进行了反思,认为,建筑凝聚了集体和个人的情感,可以推动我们集体的幸福感,它们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建筑,而是活生生的历史传承。只有保护好古建筑,才能够记住历史,把优秀的文化和传统一代代传承下来。

讨论对话
会议讨论与对话分中华文化传承中的古建筑、现代城市与古建筑保护、金融资本助力古建筑重生、古建筑与文旅产业融合共生等议题展开,每个议题有4位代表发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城市阮仪三城市遗产保护基金会理事长阮仪三,清华大学教授、北京圆明园研究会会长郭黛姮等参加了讨论和对话。

中华文化传承中的古建筑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古建筑是传承文化的形式。如何传承、保护传统建筑艺术,如何处理建筑文化遗产与自然环境、城市建设、房地产开发、经济发展的关系,完善与健全古建筑保护与利用中的法律法规,是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所需要探讨的重大课题。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会长杨建新以杭州美术馆的建设为例,阐明了认知传统文化价值的重要性。怎么样才能真正的把古建筑保护好?阮仪三说,首先必须搞清楚什么是真古董、假古董?保护应坚持“四性五原则”,四性是“原真性、可读性、整体性、可持续性;有五个原则是修缮时应坚持“原工艺、原材料、原式样,原环境、原结构”。

现代城市与古建筑保护 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在城市化进程中要保持古建筑原有历史风貌,将环境、时间、人为等因素所造成损伤降至最低,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展现其价值,并且将遗产建筑活化利用视为城市经济发展和更新的契机。郭黛姮说,古建筑不是简单的实物保护,而是保护我们的文化。不仅要保护建筑本体,同时也要保护它的周边环境。国家发改委社会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认为,古建筑的保护应分层次,要有选择,至少有政府保护、公司保护、NGO保护、个人保护等四个主体。同济大学教授陈秉钊认为,古建筑的保护应该有新的思路,保护是为了获得活力、得到新生,这才是对历史的尊重,对历史的负责。

金融资本助力古建筑重生 目前,古建筑保护面临资金严重匮乏的问题,金融支持古建筑保护利用迫在眉睫,必须拓宽保护资金投入渠道。专家们认为,金融机构要承担古建筑保护的社会责任,要规划先行。在政府主导下,整合各类资源,发挥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协同发力,如PPP模式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古建筑保护不是一个机械保护的概念,应以发展的视角把它融合到当代居民生活中,通过合规的商业模式,把古建筑的精髓融入现实生产、转化为消费,传承下去。

古建筑与文旅产业融合共生 古建筑保护正逐渐从单一“原状保护”向多元化“活化利用”转变。文化是旅游之魂,旅游又是展示和传承文化的一种重要形式,古建筑与文旅资源融合也是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专家们认为,古建筑是非常宝贵的旅游资源,二者共生、共融,应该加快保护古建筑,利用不能够改变古建筑的环境和意境;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标杆,让大家知道,在保护、发展的过程中,应该怎么做。

论坛由《财经》杂志、秦森企业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