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15-18日,清华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古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用性保护”研究课题组一行11人,前往绍兴实地考察,参观了包含秦森古建仓库、绍兴品臻園在内的多处古村镇保护性开发运营项目,并针对近来“古建活态保护”标杆作品——秦森绍兴品臻園专门召开了主题研讨会,期望以针对个案的深入研究,探讨中华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由中国人民银行与清华大学合作,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的基础上建设而成,是清华大学第十七个学院。学院遵循国际最先进的金融学科和商学院高等教育模式办学,锐意打造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金融高等教育平台和金融学术、政策研究平台,致力于打造一流金融智库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助力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
本次会议由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院副院长赵岑主持,文化部原副部长周和平作总结发言。课题组专家有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张柏、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原常务副主任张庆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雅芳、浙江省文化厅原厅长杨建新、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党委副书记解峰、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罗德胤、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不正经历史研究所所长)徐腾等。
会上,上海燊榕古建保护研究中心理事长秦同千就“古建筑价值评估标准制定”,“建筑遗产保护性应用的金融工具选择”等多个议题与专家进行了深入交流。课题组希望能通过与行走在保护利用实践前沿的企业紧密联合,就古建筑、古村落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过程中,金融资本如何有效运作以及如何提升市场回报率等实操层面的难题形成可供实践检验的模式参考。
“秦森打造的品臻園项目在古建修复工艺与保护性利用的精细化处理方面,为当前古村落与建筑的活化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极为有意义的参考。”
“考虑到古建活态保护的日常管护、研究、修复和利用投入资金巨大,此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金融资本的介入。”
秦同千表示:非常感谢未来国家一流金融智库的到访,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对于秦森企业在这项长期事业上的认可和支持。秦森企业愿意协同各界民间力量积极投入中华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应用事业,积极构建学术、产业、金融和社会团体广泛参与的平台,建立从拯救、修缮、到保护性应用全过程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永续传承,尽绵薄之力。